通知公告

  • 1
  • 2
  • 3
  • 4
  • 5
  • 6
  • 7
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关于举办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系列学术讲座(第82期)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高科院办公室  点击:[]

全校师生:

为进一步增进校内外学术交流,拓展我校师生学术研究视野,促进我校科研创新氛围,高科院定于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在线举办第82期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系列学术讲座,欢迎届时参加交流。

讲座主题:跨文化研究与民俗文化主体性

讲座时间:2022年12月19日(星期一)18:30-21:30

讲座形式:线上讲座(腾讯会议: 477-155-557)

讲座主讲人: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高科院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讲座联系人:卓老师 13099792277

主办单位:青海省人民政府-北京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承办单位:高科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团队

高科院“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团队

高科院“藏文古籍文献搜集整理与研究”团队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藏语言文学系

讲座摘要:

民俗学是一种“本土性”与“国际性”兼容的学科,但全球化以来出现超越历史创造未来的思潮,许多国家的学者便不得不跟随,使两者的关系出现了矛盾。矛盾的关节点在于如何对待民俗文化的主体性?在这方面,讲述人研究提供了新的个案。宽泛地说,民俗学者不乏国际经历,但以往有些民俗学者只把自己当作学问的主宰,在搜集资料时到处找讲述人,在研究时又把讲述人挡在门外。他们的学问往往是外在观察与主观性建构的结果。他们建设自我文化的主体性,忽略研究民俗文化的主体性,而这也涉及对民俗学性质的拷问:到底是谁的学问?近期讲述人研究强调两个主体性,即学者的主体性和民俗文化的主体性。跨文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强调,繁荣多元文化与保持文化主体性是命运与共的进程,缺一不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多民族文化各美其美,又多元一体熔铸共进,积累了丰富的历史遗产和现实经验,讲述人研究可以在这个大背景下再行发展。

主讲专家简介:

董晓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高科院丝路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社会学组召集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芬兰国际民俗学会会员,法国法兰西学院亚洲学会会员。主要出版著作有《田野民俗志》、《不灌而治》、《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经典民俗学十二讲》。协助钟敬文先生集体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个人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和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奖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