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青海日报社高级编辑、茅盾文学奖评委马钧为新闻学院2024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了题为“新闻的底色是文化”专题讲座,讲座由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庞书纬主持。
讲座中,马钧从文字与文化的起源入手,结合古代文献,讲述中文自身包含的俯仰天地、顶天立地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信息传播中的独特优势。同时,马钧对比了传统社会特权阶层垄断新闻权力与现代新闻讲求公开透明、人人共享所带来的新闻样态的不同之处。

随后,马钧重点阐释了文化时差的概念,分析了新闻短片、短视频等的传播规律,并以“谐音梗”和“风人体”列举了古今谐音用例,阐释了规范新闻语言、创造新的新闻文体的重要性,在传播中维护汉语之美与文化自信。

马钧于1993年入职青海日报社,作为青海知名的作家型新闻工作者,先后出版文集《越界的蝴蝶》《文学的郊野》《时间的雕像:昌耀诗学对话》《有美如斯:青海艺术家浮雕》《嘤鸣友声:致李万华书简》等,主编并出版六卷本《江河源文存》。相继荣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优秀人才、青海省文化名人暨“四个一批”拔尖人才、青海省优秀专家等殊荣,2019年被中宣部授予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23年担任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文字:庞书纬、杜阿梅,图片:甘长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