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16日,第25届海峡两岸暨港澳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术研讨会以“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在青海西宁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青海师范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青海省地理学会承办。

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程剑波,中国科学院海峡两岸科技合作中心主任李芳芳,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理事长、广东省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李定强研究员,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荣誉理事长、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伍世良教授,中国环境资源与生态保育学会终身荣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蔡强国研究员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全国73个单位与科研院所的190余名专家学者、老师学生参加会议。
12日上午,会议开幕式在青海师范大学城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程剑波、李芳芳、李定强、廖晓勇、伍世良、蔡强国等先后致辞。

程剑波在致辞中表示,青海师范大学扎根高原,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为己任,近年借教育、科技援青机遇,与北京师范大学等构建对口支援体系实现跨越提升,地理科学学院在水土资源保育、生态文明建设、高原防灾减灾等领域成果丰硕。本次会议,旨在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学术水准,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对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影响深远。诚盼专家学者为我校地理学及相关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并持续关心支持学校建设发展。
会议主题报告由HW Eco Research Group王宏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黄河清研究员主持。大会上,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开发管理中心乔殿新教授、台湾屏东科技大学李明熹教授、香港大学冉立山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张志强教授、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涛研究员、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伍世良教授分别作了特邀报告,引起现场学者们的热烈讨论。

会议组织了5个分会场,200多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围绕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气候变化与生态修复、气候变化与生态修复、自然灾害与生态保育、气候变化与生态修复/水土资源利用与河流高质量发展等主题进行报告交流和深入探讨。
在13日下午的大会报告中,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李锦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的武建军教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的熊东红研究员、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的袁再健教授、青海师范大学的周强教授分别作大会特邀报告。会议闭幕式由李定强主持,期间举行了优秀研究生报告和会务组织奖颁奖仪式,组织开展了会议讨论和总结发言。
14日-16日,与会专家前往青海湖盆地、河湟谷地等地,开展了高寒湿地生态保护、高寒草甸生态修复、黄河谷地地理环境、地貌特征与地质灾害专题考察,在领略青海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同时,就相关学术问题深入交流,现场讨论气氛热烈。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海峡两岸暨港澳的专家学者们在水土资源保育与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碰撞出了智慧火花,更搭建起了跨越地域的学术桥梁与合作纽带,也加强了我校同其它高校的学术沟通,扩大了我校在该科学领域的影响力。
(文字、图片:牛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