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苏思远集成电路与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黄南州更登热贡艺术有限公司完成的科技援青合作专项项目“藏式建筑彩绘的数字化保护与共享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了验收与成果评价。
为有效保护和传承“藏式建筑彩绘”这一文化遗产,青海师范大学依托现代数字技术,旨在通过区块链、大数据、三维建模等先进技术,实现藏式建筑彩绘的永久保存、高效管理和广泛共享。

项目收集藏式建筑彩绘原始数据2370余份,构建了藏式建筑彩绘艺术综合知识库,编制特色文化资源要素300余条,目前已覆盖藏式建筑彩绘资源知识点95%以上。项目通过区块链、大数据构建了藏式建筑彩绘艺术保护与共享平台和文化版权保护体系,搭建并运营了藏式建筑彩绘艺术保护与共享利用服务运营平台,平台并发响应人数支持大于1000人,平台使用用户已超10000人,创意设计100余件,并在黄南州进行了应用推广,应用示范单位10家。研发了基于藏式建筑彩绘构件的智能搭建软件1套,提供5项辅助用户的智能设计功能,构建版式数量200余条,构建藏式建筑三维构件3个,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SCI检索4篇,核心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件,软件著作权5件,出版著作1部。项目成果显著,完成了合同约定的各项指标,经费使用合理,经专家委员会同意,该项目验收通过并认为该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的实施为藏式建筑彩绘的数字化保护与共享利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社会和文化价值。下一步,学校将重点围绕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科技需求,深化数字化认知技术研究,构建艺术价值评估体系,建立科学维护标准,创新数字化传承模式,拓展公共文化服务应用。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打造集保护、研究、展示、利用于一体的示范性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为青藏高原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