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以来,民族师范学院在扎实做好学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为巩固入住新校区后的安全文明教育成效,副校长、民师院院长扎布主持编写《学生行为规范三十颂》。11月学院以此为主要内容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学生养成教育持续推进工作,积极促使养成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学生行为规范三十颂》提炼传统文化精华,结合民族师院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以格言体和劝诫的语言风格,生动地彰显了现代伦理观、道德观、礼仪观、审美观、治学观、和谐观,内容涉及学习、生活、做人、处事等各个方面,充满了哲理魅力和人性光芒,诠释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学生行为规范三十颂》反复修改后,印制发放到全院学生手中,并在博雅楼上墙宣传,同时扎布、吉太加、多旦、东主才让四位教授深入各班级进行系统宣讲解读。宣讲者深入解析每一首颂蕴含的深刻寓意,联系现实,通俗易懂地向学生们讲解了深邃的道德思想和为人处世的哲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灵魂熏陶,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学生行为规范三十颂》是民师院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结晶和升华,是德育提升工程的又一具体抓手。通过《学生行为规范三十颂》的宣讲与普及,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化,不仅提升了学生自我修养,促进了文明习惯养成,而且对实施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大有裨益。通过强化宣讲和管理,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少了,尊崇文明蔚然成风,教室、宿舍整洁度更高了,拾金不昧、抵制不良风气的学生更多了,院风、学风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