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我校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在办公楼报告厅举行。
校党委副书记梅岩出席会议,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学工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及各学院负责人、辅导员、毕业班班主任、学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彦芳主持。
会上,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晶从当前学校的就业形势、历年就业数据的纵横对比、毕业生就业现状、目前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措施四个方面进行了汇报。他指出,毕业生签约率与去年同期持平,但各学院之间差异明显,尤其部分专业就业形势严峻。相关学院要全面掌握未就业学生动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家庭就业困难、残疾毕业生和少数民族毕业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落实就业信息精准推送服务,通过开展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充分和高质量就业。
化学与化工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负责人先后汇报了本学院就业情况,分析了目前就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梅岩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今年我校有3544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各单位要把就业工作落到实处做细做好,以学生为本,细致全面了解每一位毕业生的求职状况,千方百计为他们寻找就业岗位,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达成就业愿望。
梅岩强调,全校各单位要凝心聚力,全力以赴做好201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任务落实,强化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鼓励广大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特别是充分调动和发挥研究生导师、专业课教师、校友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积极作用,配套相应的督导制度,努力形成“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学院主体、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长效机制。二是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对毕业生进行形势教育、国情教育、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关系,引导毕业生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主动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三是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实效性。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等的联系与合作,吃透各项就业政策,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加大对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实行“一生一策”动态管理,“一对一”就业精准帮扶。四是主动出击,广开就业渠道,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良好局面。既要坚持“走出去”,又要采取“请进来”;充分利用新媒体等信息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和岗位信息;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争取建立就业基地;深入挖掘校友资源,搜集人才需求信息,拓展就业渠道。五是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加快普及创业教育,加大支持力度,努力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成功率;充分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便利条件和支持,扶持一批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