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师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青师要闻 - 正文

青海师范大学3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成果获国际先进水平评价

发布时间:2025-11-22 作者:科研处 点击:[]

11月20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青海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研究所、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专家,对我校承担的“基于多组学研究枸杞果实中抗坏血酸和氨基酸的积累模式及分子调控”“发草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分子应答机制研究”“青海农田土壤自养微生物固碳潜力及对生态因子的响应规律研究”3项科研项目开展成果评价会。经过成果汇报、审阅资料、专家质询环节,专家组委会一致同意3个项目通过成果评价,且成果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于多组学研究枸杞果实中抗坏血酸和氨基酸的积累模式及分子调控”研究系统揭示了枸杞果实中抗坏血酸和氨基酸的积累规律及分子调控机制,明确了关键调控基因与内生菌的互作关系,为青海特色枸杞产业的提质增效与功能性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项目实施期间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收录2篇),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及学科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发草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及分子应答机制研究”聚焦高寒湿地关键植物发草的抗逆特性,阐明了其对旱涝双重胁迫的形态、生理及分子适应机制,筛选出一批抗逆相关关键基因与代谢通路。项目实施期间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收录3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件,培养本科生2名,为高寒地区抗逆牧草育种与生态修复提供了技术支撑。

“青海农田土壤自养微生物固碳潜力及对生态因子的响应规律研究”明确了青海不同区域农田土壤固碳微生物的群落特征及生态响应规律,筛选出高固碳潜力菌株并研发相关菌剂。项目实施期间发表论文6篇(其中SCI收录2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件,培养硕士研究生及本科生8名,为农田生态系统碳汇提升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新路径。

长期以来,我校相关学科紧紧围绕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开发、高寒生态系统保护等领域持续开展研究,努力为省内生态环境与生物资源领域发展贡献师大智慧与力量。此次认定的3项成果,进一步巩固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为青海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特色农牧业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下一步,学校将按照专家建议,持续推进研究深化与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研项目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